五观──沙门受食五观 → 五觀──沙門受食五觀

五观──沙门受食五观 → 五觀──沙門受食五觀
﹝出大藏一覽﹞ 梵語沙門, 華言勤息。 謂勤行善法, 息滅惡事。 凡受食時, 先作五觀, 然後方食, 故名沙門受食五觀也。 〔一、 計功多少, 量彼來處〕, 計功多少者, 智度論云: 此食墾植收穫, 舂磨淘汰, 炊煮及成, 工用甚多。 量彼來處者, 僧祇律云: 施主減其妻、 子之分, 求福故施。 凡受食時, 當作此觀。 〔二、 忖己德行, 全缺應供〕, 忖己德行, 全缺應供者, 毗尼母律云: 若不坐禪誦經, 營三寶事, 及不持戒, 受人信施, 為施所墮, 則不宜受食。 德行若全, 則可應供受食。 凡受食時, 當作此觀。 (三寶者, 佛寶、 法寶、 僧寶也。 ) 〔三、 防心離過, 貪等為宗〕, 防心離過, 貪等為宗者, 明了論疏云: 出家先須防心三過, 謂於上味食起貪, 下味食起瞋, 中味食起癡。 以此不知慚愧, 墮三惡道, 凡受食時, 當作此觀。 (三惡道者, 餓鬼道、 畜生道、 地獄道也。 ) 〔四、 正事良藥, 為療形枯〕, 正事良藥, 為療形枯者, 謂飢渴為主病, 四百四病為客病, 故須以食而為醫藥, 用資其身。 凡受食時, 當作此觀。 (四百四病者, 人身假地、 水、 火、 風、 四大所成, 一大不調, 則生百一種病, 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也。 ) 〔五、 為成道業, 應受此食〕, 為成道業, 應受此食者, 謂不食則飢渴病生, 道業何成?增壹阿含經云: 多食致苦患, 少食氣力衰, 處中而食者, 如秤無高下。 凡受食時, 當作此觀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